日前,金山公司宣布推出網購“敢賠險”,稱如網民在網購時遭遇釣魚網站、網購木馬導致財產損失,可獲得最高8000元的現金賠付。而據較真網友計算,以金山毒霸在AVC測試中倒數第一的81.8%查殺率,再以第三方公布的金山毒霸5000萬用戶計算,每年至少有近1000萬金山用戶遭受損失,金山起碼要準備800億的敢賠金額,而以目前金山市值計算,賣掉20家金山都不夠賠。
經查,金山毒霸此前參加AVC掃描評測時查殺率僅為81.8%,成為該測試迄今為止歷史上查殺率最低的殺毒產品,漏殺的病毒樣本倒是遠遠多于其他殺軟。由于表現太差,金山毒霸甚至被AVC等國際評測機構直接除名,淪為安全行業笑柄。
金山毒霸給“敢賠”挖大坑
但正是這樣一家屢屢在專業測試墊底的安全廠商,卻多次高調炮制廣告噱頭。產品做不好,就以倒貼博眼球。金山敢賠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的產物。
面對公眾質疑金山此舉“不經過核算,隨意改變敢賠金額,是沒責任不擔當的表現”時,金山網絡CEO傅盛表示不公開細則的原因,為不愿為競爭對手提供參考標準,以此前大度歡迎同行競爭的表態大相徑庭。試問既然金山是作為第三方為直接受益人消費者本身代買保險的話,金山有無權利抹殺“被保險”用戶知情權?
對此,某業內人士一語道破天機,稱金山玩的就是規則和數字游戲。根據金山官方網站上的敢賠細則,其不賠償條件竟多達十余項,以至有用戶好奇,究竟什么情況下金山才敢賠。
當然,保險公司也不是吃素的,本就是經營風險行業的它們,規則和文字游戲恐怕玩比金山更精,所以說無論金山還是中國人保,都只是基于炒作而聯手忽悠廣大網民,所謂“敢賠險”也只是營銷工具。文/樂購網專欄作家剛子-www.zcgs360.cn)
推薦閱讀
伴隨著中國互聯網的發展,網購人群數量不斷增多,電子商務儼然已是互聯網最炙手可熱的香餑餑。對電商平臺而言,價格戰是搶占市場份額最有效的方式,雖然利潤低,但薄利多銷。 在零售業的實體店鋪方面,經過幾十年的發>>>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zcgs360.cn/a/xie/20120712/75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