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十年,軟件和服務業務正取代硬件成為IBM的主要增長來源,而對于未來硬件技術的發展,IBM全球高級副總裁、硬件部門掌門人羅德·阿德金斯有自己的看法。對于IBM的客戶來說,“藍色巨人”(由50多年前IBM藍色巨型主機而得名)早已不是硬件的代名詞了。在過去十年,軟件和服務業務正取代硬件成為IBM的主要增長來源。
數據顯示,1995年IBM硬件部門收入為356億美元,軟件收入為127億美元;2011年,IBM硬件收入接近200億美元,軟件收入則超 250億美元,利潤超過100億美元,利潤率遠超過硬件。為此,IBM持續加強軟件業務的戰略投入,未來五年規劃的收購資金將達200億美金。在IBM到 2015年的五年規劃中,軟件部門的盈利要占全公司的一半。
IBM的硬件業務是否會邊緣化?或者像PC業務一樣被出售?7月31日,IBM全球高級副總裁、系統與科技部總經理羅德·阿德金斯在IBM大中華區總部接受了本報采訪,在回答上述問題時,羅德搖頭連說了五個“NO”!
作為IBM硬件部門掌門人,羅德掌管著IBM包括半導體芯片、服務器、存儲及零售商解決方案等與硬件相關的業務,同時負責與此相關的全球生產、采購和客戶執行的公司集成化供應鏈。他并不認同硬件將衰退的論調,“IBM對未來硬件技術的發展路線已規劃到2025年,無論從技術還是與軟件結合的層面,硬件在可見的未來還是大有作為的。”
硬件冬天
IBM正在經歷因歐洲經濟危機導致的IT投資緊縮和增長放緩。
7月31日,IBM發布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軟件和全球企業服務業務的利潤率上升。軟件部門收入為62億美元,與2011年同期相比持平(按匯率調整后增長4%)。系統與科技部門二季度收入為43億美元,同比減少9%。IBM硬件產品中全部系統銷售收入同比減少7%。其中包括大型機在內的主要服務器產品的銷售收入都減少約7%~8%。
而據IDC對美國約250家企業的首席信息官的調查,這是2009年以來企業客戶第一次打算減少平均預算。此前,更有國外媒體報道分析稱,IBM內部曾討論出售硬件業務的另一重要部分——芯片業務的可能性。目前Intel處理器占據著超級計算機CPU市場75%左右的份額,AMD占據約 15%,剩下的10%則是IBM。不過在TOP500前十中,則是IBM與英特爾兩強爭霸的局面。IBM和Intel各占4席。這并不是一些能令羅德和他的硬件部門同事們感到振奮信息。
即便在2004年11月那場著名的并購(把旗下的PC業務出售給聯想)之后,硬件都一直是IBM收入的最主要來源。但在過去十年,IBM高層意識到,硬件產品固有的生命周期不會使其出色表現長期持續,并將重點從硬件向利潤更高的服務及軟件轉移。
2008年和2009年的經濟放緩,再次驗證了只有軟件才能使IBM從激烈的硬件競爭中脫穎而出。相比軟件,IBM硬件部門面向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轉型可能會更艱難,很多產品從設計、研發、生產、服務的整個鏈條都需要做巨大的改變。
為此,IBM2008年曾對硬件業務部門進行過一次結構重組,改變過去按服務器、存儲等產品線劃分業務部門的方式,創建分別面向大型企業和機構客戶、中小企業客戶、包括零售、電信和醫療在內的“行業系統”及IBM定制服務器客戶的不同部門,為提供下一代網絡的虛擬化等技術做準備。墨守成規,IBM硬件將沒有機會。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柯達此次拍賣的數字專利組合多達1100項,不過目前為止收到的競標價均遠遠低于5億美元。蘋果和谷歌各自組成的競標團都不愿重蹈去年競標北電網絡(NortelNetworks)專利出現高溢價的局面。 北京時間8月11日消息,消息人士>>>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zcgs360.cn/a/xie/20110701/121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