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來最大暴雨,致使北京多個路段嚴重積水,5輛車在廣渠門橋下被淹,其中一輛越野車里一男子因沒能打開車門而被困水中,溺水身亡。盡管現在北京已經雨過天晴,但是如何從被困在水中的車里自救逃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記者調查發現,逃生用品的銷量這兩天陡然增加。
救生錘銷量增3倍
記者瀏覽某大型B2C網站發現,一款售價27.65元“六合一”的汽車用逃生救生錘的銷量在暴雨過后呈現大幅增長。該網站提供的成交數據顯示,僅7月22日一天,救生錘就賣了43個,比7月20日12個的銷售量增長了近3倍。統計顯示,7月16日-20日的5天時間里,該產品的平均銷量都維持在每天10個左右。
據銷售該產品的店長介紹,這種安全錘比較專業,內有安全帶割刀、救生錘、LED強光手電筒、照明燈和5種規格的螺絲起子。安全錘的一端是圓錐形的,由于尖頭的接觸面積很小,因此當用錘砸玻璃時,該接觸點對玻璃的壓強相當大,跟圖釘的原理相似,玻璃貼膜很容易就被刺破了,而且車窗玻璃在該點受到很大的外作用力而產生輕微開裂,而對于鋼化玻璃而言,一點點的開裂就意味著整塊玻璃內部的應力分布受到了破壞,從而在瞬間產生無數蜘蛛網狀裂紋,此時只要用錘子再砸幾下就能將玻璃碎片清除掉。
買家多為北京人
店長告訴記者,最近北京買安全錘的人很多,估計和21日的暴雨有關。有的顧客一次就購買了5個救生錘。同時,店長也表示,一般人的常識中,以為只要是安全錘就可以輕松砸開玻璃,其實并非如此。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正確地使用安全錘。鋼化玻璃的中間部分是最牢固的,四角和邊緣是最薄弱的。最好的辦法是用安全錘敲打玻璃的邊緣和四角,尤其是玻璃上方邊緣最中間的地方,一旦玻璃有了裂痕,再多敲幾下就可以了。
除了救生錘以外,還有網友表示,考慮購買救生衣或者便攜式氧氣瓶,以備不時之需。但是,記者對救生衣、氧氣瓶等逃生用品的銷量進行調查發現,這些逃生用品的銷量并沒有出現大幅度的增長,與暴雨之前的銷量基本持平。
專家支招逃生方法
事實上,不論車上是否備有救生錘,車內人員都應該在第一時間逃生。相關專家表示,許多車輛的電動鎖在落鎖后,遇水可能會出現失靈的情況,無法正常開啟車窗。同時,由于車輛在剛遇水時,外部壓力大于車內壓力,車門很難被推開,一時間可能很難擊碎車窗。這時不能慌更不能放棄,要繼續用小錘子砸車窗。很快車內外的壓力就會相對平衡,使得擊碎車窗也變得相對容易。
除此之外,車輛在遭遇大水后,水不會一下就涌進車里,而是將車浮上來,水再進入車內。由于車輛發動機的重量較大,車輛會出現車前部先下沉的情況。駕駛員應該立即向后座移動,并用小錘子用力砸玻璃的4個角。如果沒有小錘子,可以用改錐等堅硬的工具。實驗顯示,如果遇到大量水包圍車輛,大量水涌進車輛時,最佳逃生時間大約為30-40秒。
推薦閱讀
針對來自移動互聯網的流量與營收難成正比這一擔憂,李彥宏稱,現在仍是移動互聯網發展初期,可供用戶搜索的信息、應用和內容還不夠多,因此用戶在移動領域對搜索引擎的依賴程度,還比不上電腦端的情況。因此百度不急>>>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zcgs360.cn/a/guandian/yejie/20110701/122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