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2010年3月,朱召法開始推動私有化,他前后花了一年時間和四五千萬人民幣,才完成私有化這一漫長而又艱難的任務。四五千萬資金主要是朱召法自籌和過橋貸款,這些錢的大頭用于回購公眾手中持有的公司股票,另外則是支付各種費用。
好在2010年6月,深創投和另外兩家機構投資了東南數碼,公司獲得了額外的資金,可以維持公司的正常運轉。公司計劃隨后在A股上市。
而之前兩年多的AIM之旅,朱召法相當于交了昂貴的學費:他未曾募集到一分錢,反而花了3000萬的發行上市和維護費用,4000萬-5000萬的退市費用。而這一切的起因,是因為早年間獲得幾百萬美元融資、并簡單相信可以在AIM市場再融資所付出的代價。
東南數碼的情況有些極端。很多私有化公司,不至于付出如此慘痛的代價。
南都電源(300068.SZ)于2010年4月登陸創業板,凈募資19.65億元。其實際控制人周慶治的身家暴增。
但南都電源前身,只是困于新加坡交易所的一個小公司。1998年,南都電源前身通過借殼一家新加坡公司立華電子上市;上市后,僅在2000年新發行了120萬股,募資金額不詳。
2005年,周慶治見新加坡交易所不活躍,難以融資;同時又必要承擔上市公司的種種麻煩,干脆就私有化公司。他需要回購的股票有3200多萬股。這一數目遠多于新發行股票的主要原因是,當初他借殼上市時,立華電子原股東仍持有部分股票,后來這些股票又陸續被賣給散戶。所以,雖然南都電源募資有限,退市卻同樣繁瑣。好在回購價僅為每股0.085新元,所以總的回購成本是274萬新元。
綜上可知,南都電源去新加坡這一遭,就算不考慮上市、退市的額外費用,周慶治在賬面上都是虧損的。這跟后來南都電源在創業板的遭遇,完全是冰火兩重天。
南都電源是第一家從海外退市再成功登陸A股的企業,上市時趕上創業板高估值,所以周慶治先前一退一進雖是虧本生意,但考慮再上市時的高融資額,他的三部曲相當成功。
一位基金合伙人分析:當初通過IPO上市的中國企業,其無論是企業資質,還是境況,整體較非IPO上市的企業好。“當初不是直接IPO,往往是企業沒達到上市的標準;然后沒有募集到資金,企業也沒有得到良好的發展。所以,我對海外退市公司有興趣,但我主要還是從那些當初IPO上市的企業中選。”
“通過IPO上市的企業,上市時融到錢了,企業得到發展;近一年中概股價格大跌,不少企業的市價不及當初發行價的一半,這樣回購成本往往低于發行時的募集資金,賬面上不虧損;如果企業本身資質好,還能獲得外部資金的支持,他們的退市之路,遠不那么艱辛。進退之間,也不用交多少學費。”
推薦閱讀
3D動作網游巨制《第九大陸》(簡稱:C9)一直憑借逼真寫實的游戲畫面,無鎖定的自由操作新概念,超強的動作打擊感,個性化職業特色系統,被譽為“動作進化新紀元”,C9公測至今人氣連連爆棚再次證實其在3D動作網游領域>>>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海外上市公司私有化盤點:盛大阿里入局
地址:http://www.zcgs360.cn/a/danji/20120618/68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