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業務資費降低是必然的趨勢,即使電信運營商內部之間不打價格戰,面對互聯網企業競爭,手機QQ、微信、手機微博等網絡通信方式的沖擊之下,電信運營商的語音業務總體也在萎縮。聯通隨意打雖是“自殺”,但是也可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每月只繳納三元,本地同網用戶之間可以不受限制“隨意打”,浙江聯通的“狠招”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卻在通信市場掀起一陣風浪。
今年3月20日,浙江聯通率先開展“2G用戶隨意打”的活動,除預付費用戶外,只需繳納月費3元,本地撥打浙江聯通2G和固話全部免費。而僅僅10天之后的3月31日,浙江省通信管理局就對浙江聯通下命令,叫停隨意打。要求自發文之日起,立即停止“浙江聯通如意通網內包月資費套餐”的廣告宣傳和業務受理。并在2012年4月6日前,將“浙江聯通如意通網內包月套餐”在網用戶數據和善后處理措施和結果以書面形式報送浙江省通信管理局。
但是主管部門的行政命令并沒有阻止“隨意打”業務的發展,浙江聯通總經理于英濤在微博上發表觀點稱:“我們確實收到了通管局的叫停通知,我們一直在與通管局匯報溝通,闡述我們遇到的競爭現狀和推出網內包月套餐的原因”,同時也堅持認為:“隨意打目前沒有停,但我們隨時準備停,只要友商無處不在的V網停!”
浙江聯通之后,廣西、湖南、湖北、蘭州、太原等中國聯通省市分公司紛紛跟進。聯通隨意打有向全國蔓延之勢。然而此舉涉嫌“違反網內網外差別定價的原則”,聯通能否堅持下去尚且存疑。
“自殺式襲擊”
2004年12月,國家發改委、信息產業部聯合下發了《關于通信網內網外差別定價問題的通知》,“對涉及固定本地電話(包括本地網無線接入電話)、移動電話等網內網外差別定價的資費方案,請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和同級價格主管部門暫停受理,各電信企業集團公司暫停審批”。業內分析人士認為此舉是為了保護弱勢運營商的利益,防止一家獨大。由于通信業務的規模效應,意味著網絡越大、用戶越多的電信運營商越有能力降低通話成本,從而吸引更多用戶加入,造成“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
不過浙江聯通隨意打雖然違反了網內網外的差別定價原則,顯然其意圖并不是為了打擊弱勢電信運營商,相反,其本身即是弱勢運營商。有數據顯示,在浙江通信市場,移動市場占有率超過60%,電信接近30%,而浙江聯通手用戶份額僅為10%左右。
于英濤在微博中提到的V網,是指VPMN網,是專為集團客戶建立專用的集團虛擬網,虛擬網內的用戶可以實現相對便宜的包月語音服務。例如V網200優惠包,每位用戶每月只需繳納2元錢,即可在集團網內本地通話200分鐘。繳納5元則是500分鐘,每分鐘的通話資費降到了0.01元,也就是一分錢。中國移動依靠V網業務,占據了大量市場,有聯通內部人士稱,浙江當地移動“V網”除針對校園市場開發了“校園V網”、針對家庭用戶開發了“家庭V網”等產品種類外,尤其針對公眾用戶開發了公眾虛擬網(也被稱為大V網),大大拓展了V網客戶群,這也使得其V網客戶規模遠超競爭對手。
不過這種V網業務實際上也是一種網內往外的差別定價,所區別之處在于,其“網”的概念是指某家公司、學校或者家庭,而不是某個省市,覆蓋的范圍更小。而聯通的隨意打將其擴展到更大的范圍,引發了爭議。
于英濤認為天下沒有五十步笑百步的道理,所以只要中國移動的V網業務不停,聯通的隨意打也不停。他解釋隨意打是由于“面對競爭對手大面積的V網封鎖,渠道雙禁,收卡換卡,大幅度提升傭金導致產品包價格倒掛這種惡劣的環境”而導致的結果。
電信業資深觀察人士付亮認為,浙江的移動電話用戶滲透率很高,公布的數據顯示達到125%,每10個人就有12部手機。在市場飽和的情況下,浙江聯通推出隨意打業務這樣的非常之舉,實屬無奈。有業內人士則將其視為“自殺式襲擊”,是將競爭對手劫持為“人質”,同生共死。
此舉雖是無奈之舉,但是卻顯示出了聯通的“精打細算”。單純從語音業務角度看,此舉可能確實無利可圖,甚至虧本。但是聯通2G網絡本身利用率并不高,通過隨意打業務可以發展用戶,但是并不會明顯增加網絡成本。同時獲得了用戶之后,還可以將這部分用戶發展為3G用戶,或者通過其他的增值服務獲得更高的收入。
對于此舉是否利好消費者,從直觀的效果看,消費者的語音通話成本確實降低了,利好消費者。不過有專家認為這樣的價格戰是惡意市場競爭行為,從長遠看并不利于市場發展,會降低語音服務的質量,最終損害消費者的利益。眾說紛壇,觀點并不統一。
但是語音業務資費降低是必然的趨勢,即使電信運營商內部之間不打價格戰,在面對互聯網企業競爭,手機QQ、微信、手機微博等網絡通信方式的沖擊之下,電信運營商的語音業務總體也在萎縮。聯通此舉雖是“自殺”,但是也可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數據業務走錯方向
3G時代,隨著智能手機的大規模普及,用戶的上網時長更長,上網行為更頻繁,而且網上行為也更加多樣化。從電信運營商的角度看,這孕育了更多的商機。單純從無線上網業務看,三大電信運營商收入都在上升。即使是3G業務發展并不理想的中國移動,其2012年首季無線上網業務流量達1,484億MB,比上年同期增長181.3%,而2011年其無線上網業務相對于2010年也處在快速增長的趨勢。
目前,數據業務對電信運營商的營收貢獻比例一般,根據中國移動發布的2011年財報,其數據業務收入為1393億元,占到總收入的26%。中國電信的綜合信息服務收入只占到總收入的12.2%,中國聯通移動非語音業務收入占總收入比重在27%左右。而這一比例可以更高。
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認為,電信運營商在發展數據業務上思路不對。“電信運營商會把互聯網業務,理解為電信增值業務,即電信基礎業務、核心業務之上的增值業務。互聯網人認為,電信(語音業務)與互聯網(數據業務)是兩個平行行業(平行業務),因此需要兩套不同的、平行的核心業務與核心競爭力。
相對于語音業務,數據業務是電信運營商新的收入來源,未來也必然是主要的收入來源。與其固守“網內網外不能差別定價”的原則,壓制聯通隨意打業務,倒不如鼓勵電信運營商在2G語音市場的進一步競爭。政府部門需要做的是對語音服務的質量進行監管。而電信運營商則可以將主要的精力投放在3G數據業務等關鍵業務上,從而獲得更加持久性的競爭力。
推薦閱讀
導讀:由華夏飛訊自主研發的3D鎖視角奇幻動作網游《九州大陸》今日通過新浪游戲首度曝光。 5月29日消息,由華夏飛訊自主研發的3D鎖視角奇幻動作網游《九州大陸》今日通過新浪游戲首度曝光。據悉,該作已簽約東南亞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點評聯通隨意打:糾結于語音業務沒有前途
地址:http://www.zcgs360.cn/a/danji/20120530/64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