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業內還在為谷歌125億美元并購摩托羅拉移動談資余興未盡之時,全球重量級的IT廠商惠普在今天的財報會議上宣布了三個重要決定:關閉WebOS的硬件業務;剝離PC業務,102億美元并購英國第二大軟件軟件廠商Automy。看似三個不太相關的決定,但筆者認為其與WebOS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這發展過程中暴露出的惠普戰略的失敗與彷徨將決定惠普未來的命運。
筆者依然清晰地記得,在今年的2月惠普高調發布其一年前并購Palm改進后的WebOS的情景,而其要把WebOS做到全球第一的操作系統的瞬間的理想也通過惠普信息產品集團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Phil McKinney的豪言壯語令世人皆知。但時間僅過了6個月,今天WebOS似乎注定要與惠普訣別。
之所以用瞬間的理想,是因為從惠普發布其改進后的WebOS的戰略就是惠普一個瞬間拍腦袋而衍生出的烏托邦式的理想。其實惠普今年年初的那次WebOS的發布據稱讓在場的很多媒體及業內人士不知所云。無任何根基的云計算;以WebOS為核心,將惠普的移動設備(智能手機、平板電腦)、PC、打印機,甚至是服務器互聯互通。原來WebOS要做到全球操作系統第一是這么來的。初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細細一想,缺少的支撐的東西太多。
微軟是做操作系統起家的,而且是PC操作系統的老大,直到今天依然不能將移動互聯設備(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與PC、服務器等用一個Windows統一起來。蘋果是做硬件的,是智能手機和平電腦的第一,至今也沒有將移動互聯設備與它的Mac用一個系統統一起來,為何?因為這背后涉及到的技術、市場、應用等諸多因素的太多。當然,據稱微軟未來的Windows8系統會做到這點,而蘋果也有意在未來將自己用于移動互聯設備的iOS與MacOS合二為一。但看看人家可以這樣做的前提是什么?
微軟雖然在智能手機市場一直低迷,但年初與諾基亞結成了戰略合作伙伴,為自己的移動操作系統找到了最大的硬件平臺,加之已經占據絕對優勢的PC操作系統,至少具備的統一的條件,至于蘋果,其移動互聯網端已經占據優勢,Mac也是蒸蒸日上,加之其不久前發布的iCloud及早已具備的App Store,統一整合的條件更是充要。相比之下的惠普,在端和系統上都沒有絕對的優勢。盡管其在PC市場是第一,但讓一個基于智能手機的操作系統從PC端去拉動自己移動互聯網設備和應用的增長,這難度無異于整合。在這里,惠普的戰略更像是一個偽命題。正是糾結與這種不可能實現,或者沒有支撐的理想化的戰略,讓惠普失去了機會。
直到一個月前,惠普基于WebOS的平板電腦TouchPad才上市銷售,但效果甚差。百思買(BBY)目前出現了TouchPad積壓的情況,據稱總庫存為27萬部,而賣出的還不到十分之一,以至于百思買近日宣布最終放棄TouchPad的銷售,而基于WebOS的智能手機Pre3也遲遲未能上市,雖然要在歐洲開賣,但今天過后,恐怕也沒有機會見到它了。所以今天惠普放棄WebOS,或者說進軍移動互聯網的失敗,與當初并購Palm后,除了市場本身競爭加劇外,與惠普對于WebOS的發展戰略有很大的關系。即那所謂的不切實際的以一個系統打天下的理想。筆者認為,如果當初惠普不好高騖遠,腳踏實地快速地發布新品的話,不至于有今天這樣被動的局面。
當然WebOS戰略的失敗也間接影響到了惠普的PC業務。整合無果之后,在大勢的影響下,惠普的PC業務也是利潤走薄,要知道惠普的WebOS與其PC業務同屬于惠普的PSG部門。所以惠普又決定未來可能會剝離,甚至會出售自己的PC業務。這似乎又是個拍腦袋的決定。畢竟目前惠普的PC業務還在掙錢,占據著惠將近1/3的營收,還在PC產業中處于老大的位置。也許在此有人稱,人家不是要想軟件和服務轉型嗎?但并購后可以彌補惠普近1/3的營收嗎?如果不是,這個并購或者說在惠普利潤下滑的今天,營收再下滑的話,后果可想而知。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惠普今天的源于WebOS的相關決定又是個瞬間理想的產物,如果說對于WebOS的瞬間理想只是讓惠普告別移動互聯網的話,那今天惠普的瞬間理想可能會毀掉的是整個惠普公司。所以惠普CEO李艾科(Leo Apotheker)該三思而后行了。(文/孫永杰)
推薦閱讀
對于正處在成長期的中小企業來說,穩定高效的辦公環境必不可少,而穩定的辦公環境往往要靠網絡辦公平臺來承載,企業也需要便捷而易上手的網絡管理平臺,幫助企業實現日常辦公事務的有條不紊。縱觀國內通訊市場,人們>>>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放棄WebOS:惠普瞬間的理想與訣別?
地址:http://www.zcgs360.cn/a/04/20110819/10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