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交易日,國際原油價格連續暴跌。面對國際原油價格的快速下跌,飽受高油價壓力的有車一族終于看到了油價下調的曙光。際通寶記者獲悉,與內地成品油價格已經4個月沒有做調整相比,中石化香港油站公司自8月10日凌晨開始下調汽柴油價格,汽柴油價格分別下調0.1港元和0.18港元。這也是香港中石化自5月以來的第四次調價。除了中石化,殼牌香港也宣布自8月10日起調整旗下油站汽柴油零售價,降幅則與中石化基本相同。
香港的油價下調了,但是內地的油價目前還沒有下調的跡象。每當全球石油價格上漲的時候,中石化和中石油都會聞風而動高調調價,美其名曰“與國際接軌”。但在全球石油價格下跌時,兩大石油巨頭卻是按兵不動穩如泰山,面對外界質疑更是找出種種借口,諸如調價時期和條件不成熟等。民眾普遍認為中國內地的油價,“漲價時很積極,降價時很消極;漲價時很高調,降價時很低調。”
對此,國家發改委價格司負責人宣稱:“如果今后國際油價持續在目前價位波動或繼續回落,國內油價調整參考的國際市場三種原油平均價格跌幅達到4%的邊界條件,國家將及時下調國內成品油價格。”
但事實上,國家發改委不下調成品油價格,或許還有別的原因。中國石化協會的一位專家說,國內成品油價格不能下調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目前煉油效益大幅下滑,上游開采投資動力不足。
根據際通寶(http://www.gtobal.com/)消息數據顯示,今年1到5月份,全國煉油業利潤同比降幅達到了59%。5月份凈虧31億,是煉油行業2009年以來第一次出現虧損。有該機構有關人士說,“效益惡化最根本的原因與成品油的定價機制有關。上游原油與國際市場是接軌的,但下游煉油的成品油的價格是國家控制的。”
一邊是國際油價的連連下跌,一邊是國內油價的巍然不動,不少聲音開始呼吁下調國內油價。際通寶觀察員余心蝶分析認為,以國際市場三地油價下調的4%來作為國內油價下調的標準,靈敏度遠滯后于國際油價,調整周期過長,會產生影響市場積極性等后遺癥,從而造成內地油價難以與國際接軌的現狀。根據目前的市場狀況,國際油價的持續低位運行很可能讓成品油價格在本月下旬調價窗口再臨時進行下調。
業內人士呼吁,成品油定價機制應盡快彌補調價滯后的弊端,將22個工作日的計價周期縮短至10個工作日。雖然此前油價暴漲時國內油價也沒有迅速跟進上調,但消費者通常只會記住國際油價下跌之際汽柴油價遲遲不降。如果按照連續10個工作日三地原油跌破4%的條件來看,布倫特原油如果維持在103美元左右,下周初即可滿足成品油降價的條件。
際通寶記者從多家民營加油站了解到,針對目前原油價暴跌、國內成品油批發價下調,各加油站已開始新一輪的優惠政策,優惠幅度在每升0.1元至0.3元之間。
推薦閱讀
LBS像團購和微博一樣,一度受到熱捧,但能否找到適合的商業模式還有待冷靜的思考。 8月1日,社會化網絡平臺咔樸(www.ifudi.com)正式啟動公測,這距離國家測繪局公布針對互聯網地圖行業的整頓名單剛剛過去一個月。 >>>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zcgs360.cn/a/04/20110815/10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