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美美事件已持續發酵半月有余,但仍無消停跡象,反有愈演愈烈之勢。
最新消息是,寧夏紅十字會網站昨日被黑,頁面出現“不相信紅十字會了……看看那個郭美美……”等字樣;5日,更有大批網民認為紅十字會不值得信任,要求退還以前的捐款。
回顧這場由炫富女郭美美引發的公共事件,其發展脈絡經歷了如下幾個階段:質疑郭美美“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的身份——對其父親或男友是否慈善界人士的猜測,核心在于關注他們是否利用慈善牟利、奢侈品是否來自于善款——因這些問題一直撲朔迷離,公眾迅速將矛頭轉向善款流向透明度差的中國紅十字會,讓其身陷史無前例的信任危機。
但直到此時,整個事件還是處于輿論風暴階段,公眾只是“動口不動手”。而今黑客攻擊和網民要求退還捐款等行為表明,過激的非理性行為已經出現,事件頗有升級之勢。
郭美美事件愈演愈烈,不在于紅十字會應對不力。實際上,多日來,紅十字會連發聲明、開媒體通氣會、開通官方微博答博友問,但公眾仍罵聲不斷、質疑未減,原因就在于公眾對紅十字會的積弊“積怨已久”,郭美美引爆的不是一顆顆“炸彈”,而是一座座“火山”,不是幾句解釋就可平息的。
畢竟,作為國內帶官方色彩、具“壟斷”地位的公益慈善機構,紅十字會接收善款最多,但其程序公開透明、信息披露、善款監管方面卻嚴重滯后,因而屢受質疑,而“萬元帳篷”、“萬元餐票”、審計問題等頻發,更加重了公眾對其不信任。
還記得汶川大地震中,盡管紅十字會等網站對捐贈者、捐贈款項有詳盡記錄,但款物去向信息卻一片空白。于是很多人寧可采取成本高昂的“親自送達”方式也不愿圖方便將善款交給紅十字會等慈善組織;李連杰攜救災物資前往災區時,更是專程帶上兩名審計師,原因就是要讓捐款人放心。
而紅十字會存在的問題,也是我國慈善組織的通病:缺乏統一的信息披露標準、缺乏信息披露的動力、缺乏公共的信息披露平臺。《2010年度中國慈善透明報告》甚至說,逾九成人對我國慈善信息公開情況不滿意。
信息不透明的問題已嚴重傷害了公眾對紅十字會、對慈善的信心,而這種長期郁結、沉沒的情緒一旦爆發,要想平復絕非易事。所以對于郭美美事件,紅十字會不僅是撇開干系,更關鍵的是拿出實際行動,提升透明度,重塑公信。
按美國慈善機構卡耐基基金會的理念,做慈善事業要有“玻璃做的口袋”。只有“玻璃口袋”,慈善機構募集、采購、運送、對象認定、分發及對效果的回訪、評估、統計、公告等程序才可被公眾一覽無余,公眾才會放心捐錢。
我們看到,紅十字會在這方面已有動作,如中國紅十字會秘書長王汝鵬繼4日披露本月底推出捐款管理信息網絡查詢平臺后,5日又透露醞釀成立社會監督委員會,將自律和他律結合。
還有一個跡象也值得關注。民政部部長李立國4日披露,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以后將可直接登記,不用再找業務主管單位掛靠。這意味著此前壹基金遇到的尷尬將不復再有,更多慈善組織可加入到慈善事業中來。雖然尚無法證明這一變化是因郭美美事件而起,但在此節點披露,也難說與這一事件毫無瓜葛。
但不論紅十字會的制度性透明舉措,還是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不再掛靠,都還只是點上的變化,要完全改變中國慈善不透明的積弊,更需要一部《慈善法》從根本上全面界定并解決。
曾經的孫志剛事件廢止了備受詬病的收容遣送制度。但愿觸及中國慈善根本問題的郭美美事件,能推動《慈善法》出臺并解救“病入膏肓”的中國慈善事業。
推薦閱讀
67%用戶表示Google+和Facebook相比更喜歡谷歌
TheNextWeb網站針對超過1000名的Google+使用者讀者進行調查,有90%的用戶喜歡Google+,67%用戶表示Google+和Facebook相比更喜歡谷歌。 7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The Next Web網站針對超過1000名的Google+使用者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郭美美事件持續發酵 愿其成為又一個孫志剛
地址:http://www.zcgs360.cn/a/01/20111230/208935.html